爱书屋 - 耽美小说 - 太平春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36

分卷阅读136

    之中。

一派公事公办的态度,基本没了往日的从容,有的只是严谨。

老百姓似乎都感受到了徐秀的悲天悯人的有心,甚至有了江宁县寝食难安,忧心百姓的好评价。

全身心投入工作,徐秀的脑子转的非常快,如今农活继续干下去,也没了多大意思,劳役,也用不了那么多。

放任农村闲散劳动力继续就这么闲着,是个无法接受的事情。

无奈的徐秀只好要求江宁商会的建设增加进度,增加南门建设的速度,多招收人,农村闲散劳力,虽然他很愿意去用善良的心思去看待,但一旦农村里青壮年劳力闲下来,精力充沛的他们肯定闲不住,而他们基本不识字,也不懂什么大道理,治安也就会跟着下降。

老秀才很不满意他的这个论点,徐秀也知道农民最善良,可后世看到的经验告诉他,农村有大量的闲散文盲劳动力,必然会引起社会治安的下降。

如今农村早就是一个情绪敏感的地方,辛苦劳作一年,眼看全部化为泡影,是个人都会心痛,是个人都会情绪不稳,如果在稍有差池,火药桶瞬间就会爆炸,若是引发严重后果,就得不偿失。

江宁县也只能不得不以自己的恶心思以己度人了,暗道一声罪孽。

要求江宁商会让他们上工,要求他们去扩建南门水道,离着城更近一点,反正现在枯水期,容易的多。要求他们去修路,银子的花费反而是个不怎么严重的事情了,江宁商会目前有掌柜十五家,旗下四十多号商铺,生意好做了不少。

当量上去,钱也就到手了。

更有江宁杂文各种宣传,虽然商会的银根一直很紧,但还是能负担的起的。

如此安排之下,乡村的火药桶算是降下了温度,城中因为有了更多的劳动力,消费水平也就更多,徐秀看的明白,只有消费出去,财富流动起来,这个市场才会繁荣。

眼下,老百姓的情绪安抚的很好,社会安定,就是有些小偷小摸,在徐秀的毫不留情之下,强势弹压,也恢复了往日的平和。

能够做到这个地步,惊呆了许多人的眼睛。

谁都不能不承认,那就是江宁县的确是个有能力的官员,在其他各县都为旱灾扰乱的焦头烂额的时候,江宁县,却一枝独秀那样的平和,不去农田里看,根本就不会认为这是个遭旱灾的县城。

张璁佩服道:“东家将来能上地方志的循吏传。”

循吏者,通俗讲就是能干活,不挑事,地方志,那只能是江宁县一县的地方历史。

徐秀显然不这么认为,他有更远大的目标,道:“能干活的官员其实很多,不挑事的官员也有很多,但为什么显得不多?那是因为各种掣肘太多,上有长官压着,底下有油吏地方大户挤着,理不清这些,又怎么做事?能干活,不挑事,又能搞斗争,三者合一,才能做事,孤儿循吏才显得少。可是,秉用你觉得我会是不挑事的人吗?”

显而易见,那封早已经搅得朝廷到处在吐口水,对喷,若说不挑事,显然不是。

☆、第92章大旱灾珍珠米

正德三年八月,东南荒歉,军用不能足数。《

正德三年十月壬辰,苏松常、镇应杭,东南六府地方以旱灾甚,巡按御史请奏减免常税。户部言:征一分五厘,以备漕运。上从之。

…………

落在朝廷有心人的眼中,江宁县徐秀的那封可谓是来的恰到好处。

许多原先心中早就有的想法,顺势连贯在了一起,也提醒了他们,这是一个十分自然,却又合情合理合法的一个好政策,顶多争吵些日子,可争吵,又是他们最不会惧怕和嫌麻烦的事情。

事实上,本身由一个七品小官提出的说法,实难激起风浪,可当广东右布政使吴廷举上本后,一切就都不同了。

一名三品高官,封疆大吏上本,谁都不可以无视,就连徐秀那个藏在公文堆里的奏本也被一同起了出来。

随后都御史陈金等人,连本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可一项十分重大的国策终归需要慎之又慎,想要那么快出台,也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。

有赞同的,自然也有反对,反对的理由很假大空,天朝上国在乎蝇头小利,岂不被人笑话。

笑话归笑话,能够拿到口袋里的银子最为重要,自然也成了另一派的观点。

国朝官员的脾气,如果放在整个历史上,那也可以算是又臭又硬了,两派对吐口水,打口水仗,一时间弄的内阁也不好轻易表态,只好等事态稳定一些,再从中调和六部。

可心中,倒也记住了这个风波的源头,江宁县知县,徐秀字峻嶒。有人谓之不知深浅,有人谓之不识时务,也有人谓之实为良方。

对他本人是福是祸,却也不好多说。

姑且不表朝廷对于市舶司收税的事情纷纷议论。

且说东南的旱灾已经宣告歉收。

待到八月秋收,原本喜气洋洋的农户们均是愁云惨雾一片。

任谁看着往日里韧性极佳,金色农田的水稻,现在根本不用去用力,稍微碰触就会化为碎屑,心头都难以接受。

佳木枯萎,农田衰败。

笼罩在江宁县上空,甚至东南上空,都是一个压抑的气压。

“乡亲们。”

徐秀站在一尺见方的土台上,周围,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乡民。

听到他的呼叫,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。

看着一张张沮丧的脸,徐秀都有点受到影响,满面黄土使得他身上也是风尘满面。

可如今不是陪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时候,而是动力和希望。

气沉丹田,用气发声,才好将声音打的足够远。这是学戏的基本功,早先年戏台子上可没有麦克风,但全场都能听见台上唱的什么,就是这个道理。

“乡亲们。本县是江宁县徐秀,特来看望大家。近日里旱情严重,许多老百姓都歉了收,佃户交不出租子,自有的,也没的着落……在这里,本县跟大家保证,天灾是难免的,只要我们能够把目光向前看,没有什么是能阻挡我们的,本县已经连休数本上表朝廷,必然有说法的,请大家耐心……”

一番话又白又俗,可是徐秀只能这么说,这才是农民们最需要的说法,而不是假借慈悲,假大空。

可谁也不是白痴,小农经济的乡村看重眼前利益比较多,若无有,难以服人。

是以徐秀安排人张贴告示,言道目前先不进行田赋收取,一切等朝廷安排,延后处理。

至于地主人家,徐秀早已经连哄带吓,强硬的要求他们减免一部分。

付出的代价注定很大,可没有比眼下的稳定来的更重要,至于地